——追忆我在开高的三年时光
开封高中1706班毕业生 刘纯武
转眼间,离开开封高中已近五年,本科时天南海北的几个高中同学读研又重新相聚在北京。在经历了大学本科四年后,或许很多往事都已经成了碎片化的回忆,但是每每和这些同学坐在一起聊到高中时期的事情时,这些碎片就如同拼图一般,每个人的回忆拼凑在一起,便展现出一幅描绘高中生活的画卷,把我们又带入五年前那段难忘的日子,那段被尘封的岁月也随之重现眼前;当耳机里又一次响起钢琴曲《瓦妮莎的微笑》(开高万古不变的上课铃)时,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段懵懂而又蓬勃的青葱岁月——棕红色的桌椅板凳,班级外面的小黑板,雷厉风行的华姐,温文尔雅的郑Sir,凝聚力极强的1706大家庭和410寝室,整齐划一但又极其耗费体力的跑操,食堂的脆皮鸡和大郎烧饼,校门外的冰糖葫芦、沙县小吃、兰州拉面、大台北、小板凳,以及“宝哥”、“司令”、“山狗”、“弯弟”、“大狼”、“狗蛋”这些熟悉的绰号……这些意象如同放电影一般,在我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浮现。在开封高中的三年,是我青春中最充实的三年,这三年褪去了小学、初中的稚嫩,心无旁骛如春蚕食叶般地学习知识,这种感觉离开开高后就再也寻觅不到了。对我来说,虽然现在的日子也很忙,但这种繁忙缺少了高中时那种充实与收获感;而且,高中过后,再也没遇到过如此强凝聚力的集体,也很难找到那份同窗并肩作战的真挚友谊。恰逢母校百廿校庆,我想借着这宝贵的机会,通过文字唤醒沉睡已久的高中三年记忆,也希望用此文为母校的一百二十周岁献上自己的一份礼物。
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
时光回溯到2014年夏天,刚经历完中考的我卡着分配生的分数线,“有惊无险”地进入到了开封高中,完成了初中期盼已久的一个梦想。虽然老师家长们都说开封高中卧虎藏龙、高手云集,集结了全市最优秀的学生,但初入开高,我还是有一种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自负。经历了高中第一个学期的“洗礼”后,我真切感受到了开封高中的魅力所在,也切身体会到了这所学校的严格之处。高一入学时的班主任是江华老师,同学们都亲切地喊江老师“华姐”,在我看来,华姐是一位特别有范儿的女强人,做事雷厉风行,从不拖泥带水。华姐平时对我们管得很严,尤其是她教的英语课,讲课速度非常快但干货满满,上节课讲完下节课就要默写,我们只有一个早读的时间就要把笔记全部背熟,我的英语背诵速度也是从这时开始飞速提升的。听华姐的英语课必须全神贯注,稍不留神可能就抄不上笔记,导致下节课默写不及格。刚开始,好多同学适应不了如此快的节奏,但华姐只是语重心长地说:“这就是开高速度,你们要学会适应。”正是在这种“开高速度”的鞭策下,我的英语学习从被动到主动,成绩也稳步提升。为了扩充词汇量,高考前我甚至把大学英语四级单词过了好几遍,高考英语取得了142分的好成绩。虽然华姐平时对我们管教严格,但在举办班级活动的时候,她会和我们一起happy,甚至有时比我们更high:陪我们一起做游戏,唱唱跳跳,有几次还带来自己孩子(我们都称这位小师弟“小豇豆”)给我们的活动增添气氛……正是这样一位在同学中具有极高人气,像大姐姐一样的班主任老师,让我有了人生中第一次罚站的经历:清楚地记得那是一节历史课,我和同桌没心思听课,低头闲聊起来,本以为老师看不见,结果华姐从教室后门透过玻璃正好逮到我们俩没听课,记在了小本本上……就这样,第二天我和同桌便喜提了一上午的“免瞌睡”大礼包,在教室后边站了五节课。这次罚站经历,让我对开封高中严格的校风校纪有了清楚的认识。
1706班主任江华老师
高一上学期,除了华姐,我还对另外两位老师印象特别深。其中一位是学生处的王炎培老师,王炎培老师平时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,说起话来铿锵有力,尤其是在广播里通报批评同学时,那种语气和腔调足以让每位同学“闻风丧胆”,所以平时同学们在他面前都表现得乖乖的,生怕犯了什么事被逮到。但是,好巧不巧,有一次大扫除完毕,天已经完全黑了,我和同学便约着一起回去。开高明令禁止校园内骑车带人,但我们俩心存侥幸,同学骑电动车带了我一程,结果刚好被王老师撞见,王老师拦下我们,对着电动车拍照,并给予我们警告,让我们写检查交给他。就这样,在王老师的厉声斥责中,我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检查,不过事后,我倒是觉得这份检查写得很值,它让我明白了身为一名开封高中的学生,时刻都应当提醒自己不能忘记规章制度,我也很感谢王炎培老师,给我上了一堂关于“规则”的课,直到现在,这件事仍深深地影响着我。另一位是我们当时的数学老师杨彦旭,杨老师虽然年龄不大,但已在开高教书好多年,教课水平高且很敬业,每每向杨老师请教问题,他总是非常耐心地给予最细致的解答。除了教课,他还在课上跟我们分享许多他对数学、人生的体会与感受。杨彦旭老师曾经分享过他学习数学的体会,其中一个理念对我影响至今——数学是“美”的。绝大多数的数学公式都有种“对称美”,高中时期感受不是特别明显,但是到了大学、研究生阶段,面对越来越长而复杂的数学公式,我总会想起当年杨老师给我们讲的“数学美”。每次推公式结束,看到结果是排列整齐、规律性极强的对称式,这种赏心悦目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。
高一下学期分班后,我从7班到了6班,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班主任依然是江华老师。当时我的语文成绩并不是特别好,华姐便让我担任语文课代表。分班后的第一次考试,因为从之前重点班进来了很多大佬,我的成绩一下子滑落到班级中下游,我整个人都陷入到非常糟糕的状态中,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。一天早读时,华姐把我叫到教室外,帮我一起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,勉励我下次继续努力,她告诉说,“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很大的潜力,分完文理科之后应该适当调整学习方法,一次没考好别气馁,离高考还早,一定没问题的!”江老师的话让我备受鼓舞,重新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与信心。分班后,跑操队伍需要重新练习,每次课外活动和跑操,华姐总是在一旁跟着我们的队伍一同跑着,和体育委员一起,用最大的声音提醒没有跑齐的同学,几圈下来她比我们还累。在江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1706班在跑操比赛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。这之后的运动会、篮球、排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中,华姐也全力支持我们参与,自掏腰包给队员们买零食、饮料,比赛中和我们一起呐喊加油;冬天到了,操场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,大课间华姐带领我们全班去操场打了半小时的雪仗,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过一过雪上运动的瘾,看着场外其他班同学酸溜溜的眼神,我们心里别提有多爽了……就这样,我们1706的集体凝聚力逐渐培养起来,无论是学习还是各种比赛活动,班里的同学总能拧成一股绳,朝着目标一同奋力拼搏。虽然过程很艰苦,但是大家丝毫不懈怠,因为同学们都清楚,有人和你一起并肩作战,谁也不能服输。现在回想起来,这段时光充满了幸福和欢乐,这种感觉只有在开封高中的三年才能切身体会。
江老师和1706男篮队员
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
升入高二,我们迎来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——郑彦凯老师,身为语文课代表,我自然要和这位新的语文老师进行配合与交接。不过,当时我怎么也想不到,正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,会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,乃至人生都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。犹记得,第一次见到郑老师是在高二教学楼的楼梯上,和郑老师交流时,他给我的第一印象,便是一位谦和文雅的书生,在以后和郑老师的沟通交流中,我也越发敬佩这位老师。郑老师在平时生活中,总是一副笑眯眯、和蔼可亲的样子,讲课时能够引经据典,娓娓道来,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在郑老师的讲授中,变得风趣幽默、欢快活泼。之前我对语文科目缺乏学习动力,但从那时起,在郑老师的影响下,语文这门课开始变得极具吸引力。我清楚地记得高二学习李白的《将进酒》,郑老师请同学朗诵,我和同桌自告奋勇,用感情充沛的河南话为同学们吟诵出这篇豪迈的诗章,别有一番风味,在朗读的过程中,我们俩仿佛置身于大唐盛世的宴席上,和太白诗仙对酌……郑老师对我们的“表演”给予了高度的赞扬,并鼓励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吟诵经典,可以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意境。当时恰逢央视诗词大会热播,班里掀起了学习创作诗词的热潮。当时语文课留有几次开放性作业,大概内容是为荆轲、烛之武等历史人物写颁奖词,于是,班里同学就借此机会开启了创作热潮,《五律》、《七绝》、《蝶恋花》、《水调歌头》、《满江红》、《破阵子》、《行香子》、《定风波》……诗词歌赋,层出不穷。或许同学们怕署真名过于张扬,就在作品后都署上我这个课代表——“刘纯武”的名字,最过分的一次,全班作业里有17份署名“刘纯武”,我也就“当之无愧”成了当时语文组的名人,好多老师都知道6班有个大文豪刘纯武……后来,班里这帮同学玩起了谐音梗,从“刘纯武”变成了“6×5”,再到“30”,再到“卅”,最后我便被冠名“武卅”(这个名号我现在依然在用)。这也是当时高中时期,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轶事之一。
1706班同学在录播教室表演课本剧
高二下学期的几件事,让我对郑老师更加由衷地敬佩。大约是三四月份时,郑老师意外把胳膊摔伤,上臂骨折,只能让其他几位语文老师代课。当时正值一轮复习刚刚开始,每位老师的工作任务量都很大。郑老师不顾医生“伤筋动骨一百天”的劝阻,手术后没几天便打着石膏来学校上课。郑老师受伤的右手没办法活动,他就用左手为我们板书,当他左手拿着粉笔慢慢在黑板上写字时,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在偷偷抹眼泪……上课期间同学们几次让他休息一会儿,郑老师只是笑着摆摆手,说:“没事,我已经差不多好了,咱们继续。”一节课下来,郑老师已是大汗淋漓。在郑老师痊愈后不久,一轮复习已经完成了一半,大考小考接踵而至,几乎每周都有一次考试。和其他科目不同,语文学科做试卷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,从头到尾都需要过一遍,所以每次考试完,郑老师都会利用自习课时间,早早来到教室外的答疑区,拿笔为同学们在卷子上指点批注。因为郑老师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,所以每次自习课,郑老师前边都能排起长长的答疑队伍。有一次考试后,两节自习课过去,到了晚饭时间,依然有几位同学在等待郑老师答疑,郑老师索性不去吃饭,而是委托其他老师帮他带一个饼,他继续留在教室外帮同学分析卷子……离晚自习上课仅剩十分钟的时间,郑老师这才匆匆拿起一旁已经放凉的饼,大口吃起来,晚上继续给同学们上语文晚自习。每次想到这个场面,我都特别感动,并为自己能在高中时遇到这样一位博学而敬业的老师感到幸运。
高二的远足活动也是记忆犹新。开高每年都会在四五月份组织高二年级的远足活动,从开封高中本部走到很远的大西郊,一是给同学们一个春游的机会,二是作为高考倒计时400天的一项特殊活动,旨在磨砺同学们坚韧的意志品格。我们那年从学校走到汴西湖畔,来回总共60华里,去程因为出发得早,阳光不是很强,加之同学们体力充沛,所以一路上有说有笑,就像春游一样,很快就走到了目的地。下午返程回来时,气温升高,太阳又大又毒,加上来时体力消耗多,不少同学都认为自己坚持不下来了。班主任华姐和几位班干部鼓励着同学们,班长拿出了自带的蓝牙音箱,一路上为同学们播放励志歌曲:《追梦赤子心》、《倔强》、《骄傲的少年》……几首歌一放,同学们意气风发,全班开启了合唱模式,同学们互相打气,步子又变得铿锵,行进速度也越来越快。年级主任娄渊中老师笑着问同学们:“大家累不累啊?”我们异口同声答道:“不累!”就这样,在一路的歌声与欢笑中,不知不觉我们回到了校园,我们成功拿下了60华里!看到在校门口道路两边夹道欢迎的老师、家长和学弟学妹,那种属于我们的胜利感不言而喻!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
不知不觉高三到了。早就耳闻高三压力巨大,但真正到了这个阶段,不过是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由于一些原因,原来的班主任华姐没办法再继续带我们,这时,我们的语文老师——郑彦凯老师“临危受命”,接手了1706班主任工作,他将带领班里60多位同学度过高三一年的学习生活时光。这是郑老师从教近十年来第一次当班主任,并且是毕业班的班主任,外界的质疑声自然不断:“郑老师脾气这么好,他舍得教训学生吗?”“第一次带毕业班,郑老师有经验吗?”“这个集体之前已经适应了江老师的带班风格,突然换老师成绩还能保持住吗?”……在诸多质疑声中,郑老师毅然勇敢地担起了这个重任,成为我们的新班主任。准高三时期,也就是高二升高三的暑假,因为我早已计划好利用这个十几天的假期去大连旅游,在放假前最后一节数学课上,我的心思早已不在课堂上,我当时坐在最后一排,索性和同桌摆弄起了新买的手表。这一切,恰好被在教室外巡视的郑老师看得一清二楚。放学后,我俩被郑老师叫到了办公室,但是郑老师并没有训斥我们,而是问我们假期怎么安排,刚才为什么不认真听讲之类的,最后,郑老师对我们说,“高三的学生一定要有定力”。也就是从这时起,我逐渐感受到这位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,“定力”这个词也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。
高三一年时间,郑老师无微不至地照料我们,从学习到生活。郑老师每天的作息几乎和我们同步,早上五六点就骑着电动车从大西郊的家中赶来,晚上十点多才回去,风雨无阻,哪怕大雪天,郑老师也能准时到达学校。这一年里,如果某位同学的情绪有一点波动,郑老师总能敏锐地察觉出来,主动找同学谈心,帮助解决问题。郑老师会利用修养课时间,分享他的一些感悟,他教导我们,“每临大事有静气,碰到再大的事情都不能乱了节奏,不要浮躁,要沉得住气”;每周五的班会课,也成了我们难得的放松时间,同学们备好零食,大屏幕上放着“新闻周刊”,同学们借此机会过把零食瘾。郑老师的治班理念——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”,勉励我们不要只是空想、羡慕别人的成就,“我命在我不在天”,一定要自食其力,只有自己脚踏实地去做,才能收获成功。这句话勉励我整个高三以及大学时期,直至现在,当我看到别人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心生羡慕时,我就会想起郑老师的这句话。
1706班高三早读
高三课堂,1706班同学与老师互动
除了郑老师,高三时期我也会去找老班主任华姐谈心。有一次我向华姐说出我怎么老是没有别人成绩好的困惑时,华姐告诉我,“你现在和那些尖子生只差一点,就是自信与霸气!不要觉得自己不行,你,刘纯武,如果能有一些霸气,那你将会更优秀!”华姐的这番话对我来说如醍醐灌顶,我瞬间顿悟,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,不再过多计较眼前的得失,而是朝着目标迈稳每一步,我的成绩提升速度明显加快。华姐跟我说的“霸气”让我一直沿用到了大学期间:上大学时,从第一次评奖,到研究生推免面试,再到最后的论文答辩,每次要登台作汇报或讲演时,我都会记起华姐当年的这番话。也正是这种“霸气”,让我在高三和大学时迈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坎,取得一次次理想的成绩。另外,高三时期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——立志学习航空航天,以后从事空天相关的科研工作。那时我的两大课余爱好:写诗填词、画飞机,平时为数不多看电视或者视频的机会,基本也都是在看诗词大会或者航天发射、飞机试飞。2017年5月,离高考只剩一个月的时间,我国新型国产客机C919首飞,我牺牲了午觉的时间去看电视直播。华姐鼓励我,“这些都是‘绿色爱好’,你一定要坚持下去,既是一种很好的放松,同时也能给你带来很大的收获”,就在这种“绿色爱好”的驱使下,我果然从事起航空航天方面的研究工作。如今平时空闲时,我会阅读一些古诗词鉴赏书籍,偶尔来了灵感,也会再创作几篇。
还有一位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:我们的生物老师——李盛老师,班里同学都称李老师为“盛哥”。盛哥的生物课是我们高三的快乐源泉,他总能在课上冒出很多金句,诸如“出题人玩了你一下”,“现在噬菌体是大哥,其他的都是小弟”,“感觉累说明你还正常,你要天天都是打鸡血的状态,那你估计很快就要和这个美丽的世界说拜拜了”……班里甚至有同学专门拿本子记下他的“金句”,到毕业时已经记录了130多条。在这些“语录”中,我感受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,“好好珍惜你们现在的日子吧,等到大学你们就开始混社会了。”现在想想,这句话描述的是如此的贴切:高中时懵懂,不谙世事,但正是这样一种环境营造了属于青春拼搏的一片桃花源;进入大学,面临的环境开始复杂,除了学习,还要处理很多繁杂事务,再也回不到高中那种心无旁骛、激昂奋斗的状态中去了。开封高中是我记忆中最美的春天,也是我再也回不去的昨天。
李盛老师
高考前最后一次考试,我的成绩极不理想。眼看只有一周就要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大考了,郑老师找到我,鼓励我说:“弹簧在弹起来之前,总是要压到最低点才能积蓄更大的能量。你的状态和心态都没问题,知识掌握程度已经差不多,现在的你就像弹簧一样,在为最后的这次考试蓄力。想一想我之前跟咱班同学说的那句话,‘每临大事有静气’,稳住心态,别紧张,你可以的!”高考前两天,郑老师在我们的班旗上工工整整、一笔一划写下了两句话:“每临大事有静气,我命在我不在天”。高考时,我也恰好被分配在了郑老师送考的考场,每场考试开始前,郑老师总会拍拍我的肩膀,说,“加油!”果如郑老师所言,我高考取得了大考中最好的一次成绩,如愿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,选择了我中意的航天专业。而我们1706班在17年高考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:58人参加高考,51人过一本线,36人考入211大学,16人考入985大学……我们创造了属于1706的传奇。在高考成绩出来当天,郑老师更新了一条朋友圈: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”,配图是一张崭新的高考倒计时牌。在我们还在为高考报志愿忙碌时,郑老师已接手新一届的高二,继续他的班主任生涯。上大学后,假期重返母校,路过郑老师的班门口,看到门外的小黑板上赫然写着: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;每临大事有静气——郑Sir”,我的内心涌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与怀念。
1706班级毕业照
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
进入大学后,我不得不感叹习惯的力量。我的专业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,需要学习理工科诸多领域的知识。于是我又把开封高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带进了大学,在学习时保持最高的效率,力争把每门课程都学习透彻,并积极扩展课外相关知识。大学的学习时间很紧张,每天都要在教学楼或图书馆学习到晚上11点才回去。正是开高培养了我自主学习、敢于钻研的意识,培养了我的定力,让我在大学里一路披荆斩棘,拿下了许多荣誉、奖项,最后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称号,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直博进入清华大学学习。我现在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开封高中。
除了上面提到的的几位老师外,我在开封高中还多蒙诸位任课老师的无私教诲:宋永刚老师、杨洪慧老师、张双卫老师、李小云老师、娄渊中老师、高红英老师、王若康老师、张胜群老师、杨芳芳老师……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敬业”二字,虽然苦虽然累,但他们不曾抱怨,默默耕耘,始终如一培育着祖国未来的花朵。感谢开封高中,感谢这三年一路走来遇到的所有老师。最后想了很久,这篇文章应当起一个什么样的标题,猛然间想起高考前的班级口号:“一七无畏,六班怕谁;天道酬勤,青春无悔”,干脆就用“天道酬勤,青春无悔”作为标题吧,也算是对自己高中三年做一个总结。
郑彦凯老师与1706毕业生刘纯武合影
以毕业时的班长写的寄语作为结尾吧:
郑老师说了,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;盛哥说了,毕业了就再回不去,那些桌椅板凳也不再属于我们。
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,华姐说了,不管到什么时候,六班永远团结在一起。
曾记否,扬帆起航,劈波斩浪;一七零六,共创辉煌
仍忆起,一七无畏,六班怕谁;天道酬勤,青春无悔
所爱隔山海,山海皆可平。开封高中的优秀学子已然遍布五湖四海,纵然历尽千帆,归来仍是从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开高少年,我们依旧可以骄傲地说出,“我们是自豪的开封高中人!”百廿开高,耕育英才;诚毅和爱,与时俱进;桃李满园,如沐春风。恰逢母校120周年校庆,祝愿母校秉持初心,以开高精神育栋梁之材,再续新时代之辉煌!
作者简介:
刘纯武,男,籍贯河南省民权县,1999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,2014-2017年就读于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。2017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,就读于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,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及人民奖学金;多次获得校优秀团员、优秀干部、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,2021年6月取得工学学士学位,并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;现为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: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