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六十年代开封一高教学情况的一些回忆


 

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,开封一高的教学质量在全省是很有名的,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,我们培育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,为高校、为社会输送出很多人才。1958年我校还派代表出席了全国教育群英会受到表彰。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离不开省、市教育局的关怀、支持,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团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的结果。当时,我校教师总数只有五十余人,也并非每位老师都是名师、高手,“团结,齐心,打团体战”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法宝。我下面就一些具体事情介绍如下

 

集体备课

与今天的备课组集体备课不同,当时教师人数少,全校二十四个班,而化学教师只有李华亭、李天心、骆书耕,翟树理和我,其中李天心老师病休,翟树理老师调走,所以三个年级常常只有34人教化学课。物理组情况也差不多。因此每周二下午1-2的规定备课时间,我们都是集体备三个年级的课。从高一到高二高三,各年级一周要上的课的内容、教学方法、课堂实验都仔细讨论,两节课的集体备课时间远不够,一拖就是整个下午。有时晚自习继续讨论,决无走过场现象,倒常有激烈争论(学术争论,不伤感情,只是求得统一意见),老师们都觉得集体研究大获受益。

kgj44

1962年的开高生化组,前排左起:张柏岩、李华亭、王瑞阳、骆书耕,后排左起:孙淑兰、杨秋雁、孙淑英)

 

教学工作的交接

初教学时,我担任1961届八个班的高一化学课,学年结束时领导布置下学年我教62届高一化学,61届升入高二,化学课由骆书耕老师接任。原任教师要与新任教师做好交接,我就简单的把61届教学情况写了一张纸总结交给骆老师,骆老师看后说:“你这也算交接呀?应付差事吧!”我第一年教课,不知该怎么做,请教骆老师,老师说:“ 你的报告要分两部分,一是‘教’情,把高一化学按章节顺序,写出你‘教’的情况,你认为哪一章教得比较成功,哪一章(节)教学存在缺憾、问题,学生学得可能不透彻,甚至理解错误;二是‘学’情:从一班到八班,每个班化学课学得好得有几个人(要有具体名单),学习差的是哪些同学。八个班中哪些班学得较好,最好的是哪班。学习差的,最差的是哪个班。最后还要你的建议提出来供接任老师参考,这样你写一张纸不够吧!我接任以后,会进行一次高一化学测验,看一看你的报告是否准确,才算交接完毕。”后来我的交接报告写了十多张纸,从此,我懂得了什么是对全体学生负责,对整体教学工作负责,从现在的话说,教学工作也要讲“精准”。

 

教学反思(教学心得)

我工作后,学校安排我与翟树理老师同住一间宿舍。翟老师是我上高二时的化学老师,我教高一时,翟老师教高二,师生同室自然方便得多。(后来翟老师调到女高了)

有一次学校布置期末每个老师要写一篇教学总结(教学心得),我还未动笔。晚上回宿舍问翟老师:“这教学总结怎么写,你动手写了吗?”翟老师答:“我已经交到教导处了。”我很惊讶:“你怎么这么快?”翟老师答:“教学心得、总结不是等领导布置,催交时才写的,总结不是应付领导的,是平时不断的、及时的把教学中的感悟记下来,用于改造自己的教学工作的。每天上课都可能有课堂灵感,可能有有教学失误,需要随时记下,稍纵即逝。有了较成熟的想法,就写成文章……学校要求交一篇,我随时就交,要十篇我就交十篇……”我后来去看翟老师的教案,几乎每节课教案后边总有或长或短的“课后感”,少则几句话,多则一两页。内容都是教学的细节,或教案的重新设计,这对我是很大的启示。

我不禁想起车光训校长,我曾在他住室发现枕边一些小纸片,问校长这些纸片是什么?校长说:“我衣兜里也装着一些小纸片,有些突发灵感,见闻就随手记下,防止遗忘。晚上有空拿出来整理、思考就成文章了……”我想校长这么忙,怎么还能在像《人民教育》这样全国刊物发表很有见地的文章?原来如此!

 

合校2车光训

(车光训,1954年春—19607月任开高校长)

答疑解惑

五六十年代开封一高每天晚自习之后,各教研室总是灯火通明到十一点左右,学生几乎挤满各教研室,老师们在不断回答学生的问题。(当时全体老师除周六外都住在学校,学生也全体住校)每天只有教导处老师催促,学生才逐渐散去。

学校提倡“今日事,今日毕,不拖到明日;自己事,自己干,不依赖他人。”但每日课后总有些同学有疑难问题不愿拖到明天,才形成上述的局面,我问过一些同学“不见你提出什么问题,怎么也凑热闹?”学生答:“听听别人提出的问题,对自己也是有帮助啊!”开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是很动人的,解答学生疑问的老师们无一有怨言。

 

作者介绍:

DSC_0476

张柏岩,男,汉族,生于193811月,河南省尉氏县人。19557月在尉氏第一初中毕业,同年9月考入河南师范学院附属高中(今开封高中)。19587月在开封高中毕业后留校任教,担任化学教师。1991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。1996年评为河南省特级教师。1998年底退休,后返聘回校任教至2010年。

(编者注:张柏岩老师,身体健康,精神矍铄,退休之后,一直关注着学校的发展;他在照顾好患病爱人的生活起居之余,写了大量的回忆文章,他时常到校捐赠自己的珍贵资料,为学校12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无私地奉献着。)